在麵包的配方中加入鹽巴
1 可以用來調理麵筋,增加彈性。
2 穩定發酵,讓麵包的內部產生比較細密的組織。
那上次小編有做過直接將鹽巴與酵母接觸的實驗
(有興趣可以點下面按鈕,看上次的實驗)
這次小編就直接讓鹽巴的多寡做為基準!
此次實驗的食譜參照:mbg-036s 選單1 經典白吐司
氣候設定:春天/重量設定:1斤
針對鹽巴的多寡調整(如下)

由多至少分別為
■ 第一組:鹽1% (3g)
■ 第二組:鹽1.5% (4.5g)→ 胖鍋標準比例
■ 第三組:鹽2% (6g)
■ 第四組:鹽2.5% (7.5g)
■ 第五組:鹽3% (9g)
■ 第六組:鹽4.5% (13.5g)
■ 第七組:鹽6% (18g)
第二組是胖鍋麵包機選單1 經典白吐司的標準配方
P.S 鹽巴都是用一般的白鹽哦~

實驗結果
★味道 / 氣味
用聞的並不會有明顯差異,幾乎聞不出差別
不過吃起來就有很明顯的不同啦!
鹽的分量在 3% (9克) 以下吃起來都還會有奶油香味
超過就開始偏鹹,奶油味就有點被鹹味蓋過…
★烤色 / 高度
從圖片可以明顯看出鹽份的多寡是會影響到吐司的高度
鹽1.5% (4.5克) 與鹽 1% (3克) 的雖然都一樣高
但是 1% (3克) 的卻會有一點「縮腰」
因為鹽巴也有控制發酵的功能
鹽巴太少可能會導致麵糰發酵情況較不穩定
而過多的鹽分,則會讓吐司無法長到正常高度哦!
★麵包組織
鹽分較少的吐司,因為長得比較高
所以內部組織自然也會比較鬆軟有彈性
而鹽分高的吐司,看起來則會比較扁,內裡較扎實,沒什麼氣孔

結果統整
鹽巴應該是真的會影響吐司的發酵程度哦!
量太多跟太少都可以從外觀上看出明顯的不同
從七組對照比較下來,最好的鹽份量約是1.5%
至於鹽分高過3%的,高度都偏矮
而且3%以上的吃起來也會有明顯的鹹味~
本篇實驗室就到這裡囉!
謝謝看完文章的你(妳)
大家都可以試試看唷!
再跟小編分享你們做的心得唷😘
想看更多其他文章
點這裡:做吐司一定要用奶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