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了解你的攪拌機,事半功倍!】攪拌機如何快速上手

目錄

如何快速上手攪拌機:

持續的觀察並記錄攪拌機及麵糰的狀態,是成為烘焙達人的必經過程。
麵糰就像是蓋房子最基礎的鋼筋水泥,有穩固的結構,對於麵包的外觀能有更高的掌握度,能夠加上適合的食材、爐溫、整形就能完成一個預期內的麵包。

新手最容易犯的失誤就是以為只要按照食譜的配方與建議的檔速、攪拌時間來操作就可以,往往可能沒有留意以下的問題,造成攪拌效果不佳。以下我們提供幾個切入點來給烘友做為思考的方向。

以下的分析主要是針對胖鍋MX-505P的機型說明,也能適用於其他攪拌機,但粉量、轉速烘友須自行評估。

一、有效的攪拌

攪拌機最佳的狀態就是"持續"而且"穩定"的有效攪拌。
持續的攪拌並不止是攪拌機一直運轉,而是攪拌的過程確實有壓揉麵糰。
攪拌的過程中,機器的負載是穩定的,不會因為沒有勾到麵糰而空轉;也不會因為麵糰過大,轉速過大而造成超載;或是攪拌器設計不良或使用錯誤造攪拌器造成負載忽大忽小的情況。

“持續的”、“有效的”、“穩定的” 攪拌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完成揉麵糰的工作,不僅僅是效率的問題,還能減少麵糰攪拌時間太久造成麵糰溫度過高,而最後麵糰過酸的情況。

有效的攪拌需包含以下操作:

1-1 選擇適合的攪拌器

鈎型使用在大部分攪拌麵糰的情況。包含中式饅頭、西式麵包的麵糰。
有低於150克的乾粉量時,可以考慮使用到矽膠刮板攪拌槳。
使用攪拌槳必須特別留意轉速不能過高,因為槳型的設計主要是用在比較軟的內餡,為了能攪拌到少量的內餡,槳型的缸距通常設計的比較近,如果用在麵糰上,而麵糰的硬度是大於內餡的,此時攪拌機的負載會大很多。而鈎型的設計是流線型的,在施力上是帶有緩衝、由遠到近的施力,槳型在受力上會比較是直接近距離的揉壓,反作用力也會相對的高很多。
所以槳型使用在麵糰的時候,要特別留意轉速不要太快來給予機器較多的緩衝,避免攪拌機磨損過大。

▼矽膠刮板攪拌槳

▼攪拌鉤

1-2 合適的麵團大小

攪拌鈎對於缸盆都有不同的缸距,缸距越大,可以攪拌更大的麵糰,缺點就是太小的麵糰會攪拌不打。
缸距小的雖然可以攪拌比較小的麵糰,但缺點就是攪拌大的麵糰時,反作用力會很高,輕則增加機器內部的磨損,重則容易有故障的情況。
對於大的麵糰我們有2種方式
1 可以降低轉速減少磨損。也因此需要比較久的攪拌時間,可以考慮減少粉量,分次攪拌避免機器超載。
2 提高水份,使麵糰軟化,減少攪拌時的反作用力,但要注意要少量的加入水份,一次加入太多可能麵糰癱軟鈎不起來。
對於小的麵糰,有以下建議
鈎不到的情況,可以提高一點點轉速,比較能勾起麵糰攪拌,因為麵糰小比較不會對機器造成過大負載,所以可以提高一點點。
2 改使用槳型。

每一款攪拌機都會有合適的麵糰大小,可以參考使用手冊及廠商的建議值使用。

1-3 合適的轉速

轉速快,比較能勾起較軟的麵糰。速度快效率較好,但可能會造成機器磨損較高。
轉速慢,可能無法勾起麵糰,無法有效攪拌。速度慢效率也比較差。
對於胖鍋MX-505P的轉速、粉量、含水量我們可以參考下圖,使用合適的攪拌速度,增加攪拌機效率及延長使用壽命。

▼攪拌鉤-粗款

▼攪拌鉤-大蓋細款

▼攪拌鉤-小蓋細款

中等粉量

▼粗鉤

較少粉量

較多粉量

▼細鉤

較少粉量

較多粉量

(對照上圖)
▲ 可能有黏缸的情況,可以刮缸1-2次輔助成團攪拌。
■ 麵團重量較重,因此攪拌到麵團離缸時,請務必降低轉速。
★ 麵團較為乾燥,可能在攪拌過程無法成團,可以停機抬頭,手捏麵糰輔助成團。
! 水分50%以下的麵團,未成團之前可以2-3速,成團後麵糰較乾硬,容易造成機器損壞,必須用1速執行。

1-4 合適的水份

當麵粉跟水初步結合時,如果有太多的水份,水份一開始無法完整被吸收,導致整個麵糰很軟,麵糰本身也不容易成型,成為一個比較軟塌的狀態。一但受到力量就變形,攪拌器不易勾住甩打也無法有效的壓揉,麵糰無法成團離缸甩打。麵粉之間的粉粒更無法有效的結合,這樣的狀態需要更久的時間來攪拌。
如果水份太少,麵糰過於乾硬的狀態,很容易纏住鉤子往上爬,如果一直爬得太高的時候就會造成攪拌不到,就需要加速甩開或是用刮刀剝開,這樣也會延長攪拌時間。
水份少的麵糰又比較大的時候,可能會造成機器過載。
建議在最開始準備麵糰的時候,可以使用63%-66%的水份來操作,因為這個麵糰的軟硬度是比較適中的,如果第一次使用機器,可以多測試一些比例找到最合適的水粉比。
先持續的有效攪拌,到擴展的階段
,此時麵糰已吸收了大部分的水份,這個時候加入食譜剩餘的水份及奶油,但千萬記得要慢慢的投入,在能維持有效攪拌的份量下,分次加入給麵糰慢慢吸收(一次加入太多麵糰無法立即吸收,可能造成麵團無法勾起來攪拌,又更花時間),在擴展階段的時候水份吸收比較快速,也能離缸給麵糰持續甩打。
在水份適中的狀況先攪拌到擴展,然後再加入水或是奶油,整個過程都是有效的攪拌,因此可以最快的速度達到【完全擴展】。

◆ 略硬的麵團容易纏住鉤子,攪拌不到;如果麵團有再更乾的情況就會分離不易成團。

◆ 較軟的麵團經常會勾不起來、攪拌不到;或是勾起來一下又掉落,這樣有效攪拌的時間就非常少,而延長攪拌的時間。

◆ 略硬的麵團容易纏住鉤子,攪拌不到;如果麵團有再更乾的情況就會分離不易成團。

◆ 較軟的麵團經常會勾不起來、攪拌不到;或是勾起來一下又掉落,這樣有效攪拌的時間就非常少,而延長攪拌的時間。

正常,有效攪拌
普通黏鋼
嚴重黏鋼
癱軟,無效攪拌

二、判斷攪拌是不是有效

麵糰在攪拌的過程,狀態是不停的在變化,在無效攪拌的情況我們就隨時調整,並可透過以下的方式來判斷。

2-1 望(觀察)

看機身:抬頭式攪拌機會有微微點頭的情況,這是攪拌的反作用力。如果點頭太過激烈或是產生晃動就要適當的減少轉速。
看麵糰被甩打的情況:主要觀察攪拌的時候是不是有勾起麵糰,或是麵糰是否有爬鈎的情況。鈎不起來可能是麵糰太濕,爬鈎可能是麵糰太乾。鈎起來攪拌的時候,麵糰是不是維持在能攪拌到的位置,並且子能確實攪拌麵糰。
看麵糰本身的狀態如下:

混合階段

成團無水的狀態。

捲起階段

麵糰被攪拌時,勾住攪拌的狀態然後掉落,然後又勾起一直重覆。如下常見有三種狀態可做調整
◆ 麵團一直纏鈎攪拌的效果比較差,可以加一點水。
◆ 麵糰略大會無法完全離缸屬正常狀態。
◆ 麵團過於濕軟,無法勾起來,麵糰癱在底部可以考慮加一點粉。

擴展階段

麵糰能夠離缸,開始變得比較光亮,但還沒到非常的光亮。
麵糰看起來是被勾住甩打攪拌,而且不斷重覆。

完全擴展

麵糰不斷的被甩打攪拌,麵糰會離缸也比較挺,呈現比較光亮的狀態。

2-2 聞(聽聲音)

馬達除了基本的運轉聲,在馬達負載時會多一個很細微的低鳴聲,空轉與有負載的情況下是不同的。注意這個聲音是否為穩定的頻率出現;如果沒有穩定的出現,就要留意是不是沒有攪拌到。
到了擴展階段,因為麵糰能夠完全離缸,會多了一個拍缸的聲音。
※如影片中,除了有同樣頻率的攪拌聲之外,還有時而會出現的"拍缸聲"。

2-3 問(使用的食材)

不同的麵糰有不同的食材比例,
歐式麵糰:可能有比較高的水份,水可以攪拌到擴展再加入。
一般麵包:奶油高於5%的時候可以後下。

高筋麵粉

高筋麵粉筋性強,因此麵團比較有彈性,所以對於攪拌機的負載是比較大的,再使用時就需要更留意檔速的配置。

低筋麵粉

低筋麵粉因為筋性弱,它在攪拌的時候容易粘缸,所以我們在使用時可以考慮用攪拌槳較能有效的攪拌(乾粉分量少於150克)

2-4 切(觸摸)

混合階段

很黏手
摸起來粗糙有顆粒

捲起階段

會黏手
麵團推開來薄膜較厚且凹凸不平

擴展階段

摸起來更乾燥,麵團表面
也比較光滑、有彈性

完全擴展

柔軟且不沾手
用手拉取麵糰時有良好的延伸性

三、觀察麵團的狀況

麵糰即便在完全靜止的狀態,都有些微的變化產生。如果在攪拌的時候,內部就是無時無刻的不斷變化。提供以下的切入點能夠更能掌握麵糰的狀態。

3-1 麵糰的溫度

麵糰在攪拌的同時,除了吸收室內的溫度,也會因為摩擦而產生溫度,而我們最後完成攪拌的終溫,一般建議是在25-27度之間。如果超過這個溫度可能會造成基本發酵的速度過快,麵糰較為軟塌、組織比較粗糙..等問題。
我們一般建議使用冷藏的水合法,除了很快速可以達到麵筋,冷藏的麵糰攪拌也不容易超過溫度。
使用直接法因為需要比較久的時間,我們建議可以使用冰水及部分冰塊,還有保冷袋來減緩升溫。

3-2 麵糰筋性的變化

攪拌時的麵糰筋性是一直在變化的,不同階段呈現不同筋性,所謂的筋性就是粉粒之間的結合,對於食譜提供的攪拌時間可能會有差異,初次使用配方最好自行記錄時間、狀態。

3-3 判斷機器是否過載

◆ 攪拌機點頭明顯,機身嚴重晃動的情況:這個可能是轉速太快,要調慢轉速。
◆ 攪拌器轉速忽然變慢很多:攪拌時有麵糰的阻力轉速會略低一點,但是如果能看到阻力導致麵糰忽然變慢,也可能會伴隨著一個異音,那就是麵糰太大、太乾硬所造成,這個時候就要考慮減少麵糰、分次操作。

四、最短時間打出薄膜

麵糰不但要能打出薄膜,而且時間儘可能最短,除了減少溫度持續到升高,還能減少麵糰的氧化。我們總結以下的方法。

4-1 持續有效穩定的攪拌

透過上述方法,我們總結一下:
1.使用適當的含水量64~68%,能夠持續的攪拌。
2.攪拌到擴展階段,再加入油脂類。奶油可以切塊吸收比較快。
3.繼續攪拌到完全擴展。

4-2 加入蛋白質含量高的食材

蛋白質能夠幫助麵糰產生筋性,所以我們一般選擇高筋麵粉,它的蛋白質一般介於11.5~13%之間。
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材例如:雞蛋、牛奶、奶粉…,對於麵糰的筋性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,很適合加入到一般的麵包,除了標榜低糖油的麵包,幾乎都可以添加使用,也能增加麵包的風味及營養。

4-3 使用預水合法

水合法,我們這裏推薦只有使用水及麵粉單純的原料直接放入冷藏,1周內都可以使用。不做其他食材的添加原因是希望獲得更長時間的保存,能保存的時間越長,有利於我們製作麵包的靈活性。

製作方式:
水合麵團製作的時候,可以多攪拌一點,隨時取用
水合 30 分鐘以上,5 天內都可以隨時取用
配方:麵粉及水 66%(ex. 麵粉:450 克/水:300 克)

步驟一

麵粉及 66% 的水份,1-3 速攪拌 5 分鐘,不需要攪拌
到有好的筋性,只要到成團捲起的階段。

步驟二

將攪拌好的麵糰放入冰箱冷藏,要用保鮮膜保存好避 免水份流失。

水合法配方參考: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